6月17日,商務部發布公告稱,決定自該日起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據記者了解,本次調查確定的傾銷調查期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根據USDA發布的數據,近兩年來,中國在全球生豬總產量中的占比雖小幅下滑,但截至2023年年底,中國生豬產量的占比仍達46.54%,接近一半水平。另外,中國生豬消費亦占全球的“半壁江山”,達50.65%的水平,是全球最大的生豬消費市場。
卓創資訊生豬市場分析師李素杰表示,從全球生豬市場來看,歐盟對外依賴度較高,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生豬消費市場。消息的發布,短期或增加國內進口貿易商的惜售情緒,利多進口產品;長期來看,中國豬肉及副產品對外依賴度較低,進口產品多數時間仍受國內供需主導,消息利多國內生豬市場,但利空歐盟生豬消費。
廣發期貨生豬研究員朱迪分析稱,近年來,隨著國內生豬產能快速恢復,我國對進口豬肉及豬副產品的依賴度持續下降。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進口生豬總量為154萬噸,其中來自丹麥、西班牙、法國、愛爾蘭等歐盟國家的進口量不足60萬噸,僅占國內5800萬噸生豬產量的約1%,因此,進口量變化對國內供需影響十分有限。
光大期貨生豬研究員孔海蘭表示,從市場占有率來看,我國生豬進口量占市場總供給比例較小。因此,對歐洲進口政策的變化,對國內生豬市場影響較小,我國生豬價格主要受國內生豬供給及需求的影響。
“目前我國生豬市場基本面是供給下降,終端需求弱勢,豬價上行受阻?!笨缀Lm分析稱,供給方面,2023年1月起,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下行,截至2024年4月,我國能繁母豬存欄3986萬頭,過剩產能淘汰效果明顯。此外,從仔豬價格的表現也可看出產能下降這一現狀。根據卓創樣本點統計的仔豬價格數據,截至6月24日,我國7公斤三元仔豬均價為674元/頭,較2023年的低點增加535元/頭,漲幅達384%。需求方面,根據正常的季節性規律,夏季氣溫高,不利于生豬終端消費,因此需求較為低迷,對生豬價格形成一定限制,豬價上行受阻。截至6月24日,卓創統計的全國生豬均價為17.28元/公斤,較年初低點上漲4.04元/公斤,但較前期高點下降1.7元/公斤。
孔海蘭表示,短期來看,二次育肥與凍品庫存對生豬市場的影響逐漸減弱。隨著豬價上漲,二次育肥成本增加,市場參與熱情降溫。另外,凍品庫容數據已恢復至正常區間。6月20日,中國生豬凍品庫容率為22.05%,較2019年的歷史高點降低19.56個百分點。供給端的利多將繼續對豬價形成支撐,未來豬價走勢取決于需求情況,若下半年的旺季需求如期而至,豬價將再創新高;反之,生豬供給端利多可能已經兌現,豬價上方空間有限,未來還需關注終端需求變化對現貨價格的影響。
朱迪分析認為,供應端,根據理論測算,自4月開始,生豬出欄量呈現持續下滑趨勢,但節奏上,二次育肥入場及出場對階段性供應形成一定影響。6月集團場出欄量環比下滑,但二次育肥在此階段受價格下跌影響,出現集中出欄行為,造成階段性供應集中釋放。養殖端在今年表現十分謹慎,盤面套保積極性較高,散戶信心不足,價格趨勢不利后出欄積極性明顯增強。理性情況下,市場供應不存在長期后置,短期市場供需調節節奏加快。需求端,天氣炎熱,市場生豬需求較差,且高價之后,短期缺乏足夠利好,屠宰端走貨困難,持續壓價。
“長周期來看,能繁母豬存欄去化影響將持續兌現,但今年期現交易情緒均十分理性,供需失調后快速調整,后續價格上漲兌現邏輯預計并不流暢。短期現貨或帶動生豬盤面下調,預計現貨價格波動高于盤面價格波動?!敝斓险f。
卓創資訊生豬市場分析師李晶認為,供應量低位,屠宰量小幅回落,7月生豬市場或呈現供需兩低格局,破局關鍵仍在二次育肥。結合對補欄成本、生豬增速等因素的分析,預計本輪低價推動的二次育肥補欄量或小于4—5月,因此“7月豬價或呈先跌后漲走勢,豬價略低于6月”。
聲明:河南畜牧獸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果轉載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權,或者轉載出處出現錯誤,請及時聯系文章編輯進行修正(電話:0371-65778965 )。河南畜牧獸醫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