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出現了“斷崖式”降溫
選購防寒保暖的羽絨服
成為很多人的當務之急
但有消費者發現
去年放在“購物車”中沒舍得買的羽絨服
到了今年
即便有電商平臺“雙十一”優惠加持
價格卻更加“高攀不起”
但對于羽絨服行業從業者而言
羽絨服的漫漫漲價路
早已開啟
大多數羽絨服生產企業
為了回籠成本
不得不提高“周轉率”
減少庫存積壓貨物
或者通過漲價來覆蓋成本
1、原材料漲價已持續一年左右
羽絨服的價格上漲
與原材料鴨絨、鵝絨漲價有關
在羽絨服生產成本中
原材料成本約占總成本的75%
其中羽絨占比接近50%
有從業者表示
“今年絨漲價了,年初基本一天一個價”
給羽絨服生產廠家帶來巨大壓力
據相關數據顯示
自2024年初起
各類別的羽絨價格都開始走高
截至11月7日
90%白鴨絨價格為535.62元/千克
90%白鵝絨價格為1143.92元/千克
普遍漲幅達30%至40%
來源:新浪新聞·圖數室、羽絨金網(單位:元/千克)很多羽絨工廠并沒有大量羽絨庫存
導致從今年初開始
根據不同款式的充絨量
每件羽絨服的成本要上升15%-30%
傳遞至終端市場
預計每件羽絨服會漲價200元-500元
從羽絨服批發價格指數上來看
2024年羽絨服價格指數
呈破浪型上升的態勢
尤其是九月、十月的價格指數
同比均有所上漲
有從事羽絨服批發生意的商戶表示
羽絨是期貨產品,價格波動常有
“但鴨絨、鵝絨持續這么長時間的漲價
還是從業生涯中第一次遇到
直到今日
已經持續漲價一年左右”
來源:新浪新聞·圖數室、平湖·羽絨服指數
2、羽絨價格竟與豬價有關
羽絨服漲價的背后
是近年來豬肉出現的
供應恢復和周期性低谷
作為補充蛋白質的可食用肉類
豬牛雞鴨鵝的肉可視作替代互補品
養殖數量會受到
其他肉類價格波動的影響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
2019年10月
豬肉價格達41.12元/公斤
是近年來豬肉最高價
而2024年11月13日
豬肉的價格為16.71元/公斤
距離最高點,低了24.41元
來源:生豬全產業鏈垂直門戶資訊網站(單位:元/公斤)
豬肉價格下降
直接導致了豬肉消費的增長
從而影響了鴨鵝的肉類需求
而鴨鵝需求的降低
致使養殖戶養殖鴨鵝的意愿降低
鵝鴨養殖供應速度
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鴨絨鵝絨的產量也隨之降低
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的監測統計
我國鴨的出欄量
從2019年的48.8億只
下降至2023年的42.2億只
同一時間
鵝的出欄量也從6.3億只
下降至5.2億只
鴨鵝的出欄量降低
羽絨產量相應減少
羽絨服的價格自然水漲船高二師兄的價格
成為羽絨服漲價的原因之一
3、更嚴格的新國標實施
2022年4月1日起
我國正式實施羽絨服“新國標”
——GB/T 14272-2021
與舊標準相比
新版標準在羽絨服品質要求上
一項重要變化是
取消原先的“含絨量”的考核
將“含絨量”修改為“絨子含量”
即羽絨羽毛中絨子所占的質量百分比
要求標注羽絨里面的絨子含量
且在服裝成品中,絨子含量不低于50%
在以往標準中
含絨量同時囊括了絨子和絨絲廢料
例如“90%的含絨量”的羽絨服
往往只有81%的絨子含量
差額則來自絨絲廢料
但實際上
發揮保暖作用的只有絨子
有不法商家利用這一可乘之機填充很多絨絲廢料就會有消費者發現高價購入的“高品質羽絨服”
其實一點都不保暖
從“含絨量”到“絨子含量”的改變
意味著新標準的實施
對羽絨服生產商
提出了更嚴格的質量要求
為了達到相關標準
生產商需要采購比此前更優質的羽絨
也帶來了更高的生產、采購成本
根據中國服裝協會數據
2025年中國羽絨服市場規模
會達到2500億元
空間會持續擴大
然而,在滲透率方面
有報告顯示,我國羽絨服
普及率及人均購買件數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羽絨服作為典型的季節性產品
耐穿、換新速度慢
導致消費者購買頻次低
決策所花時間長
近年來,羽絨服價格不斷上漲
也成為了難以刺激
消費者選購的因素之一到底什么樣的羽絨服才是真的保暖怎么能買到價格合適、質量又好的羽絨服?
1、查看執行標準是否最新
如果羽絨服上沒有標明"絨子含量“四個字,那說明它很可能是存貨。新國標可以更直觀地判斷羽絨服的保暖功效和羽絨品質高低,避免了廠家拿羽絨廢料以次充好。
2、查看填充物是否為鵝鴨絨
鴨鵝的生長周期越長,它的羽絨成熟度越高,保暖性也就越強。在種類相同的情況下,成熟度越高的禽鳥產生的羽絨質量越好;在成熟度相同的情況下,鵝絨的絨朵較大、保暖性較高,
3、查看充絨量是否適合自己
一般初冬季節選擇的輕薄款羽絨服充絨量在40-90克;一般厚度的短款羽絨服充絨量為130克左右;中等厚度的為180克左右;適合北方戶外穿著的羽絨服充絨量要在180克以上。
4、測量蓬松度判斷羽絨質量
蓬松度越高代表它能儲存更多熱量,不易讓溫度流失。蓬松度大于800即為高品質羽絨,目前最高為1000。
近年來
農業在全產業鏈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對人們的衣食住行
產生著間接影響
實現“羽絨服自由”
豬鴨鵝養殖和加工行業
都還需努力
聲明:河南畜牧獸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果轉載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權,或者轉載出處出現錯誤,請及時聯系文章編輯進行修正(電話: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獸醫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