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陸續披露的三季報中,生豬養殖板塊上市公司數據亮眼,不僅全行業多數企業實現大幅扭虧,龍頭企業盈利水平更已達百億級別。
作為產能大戶,今年三季度單季,牧原股份(002714)盈利水平就已逼近百億元,達到歷史性高位,彰顯出了景氣周期下的盈利能力。
生豬行業走出周期性低谷的同時,市場也關注到,當前板塊個股市值較上一輪周期高點仍存較大差距,本輪周期上行帶來的業績增幅并未在相關公司估值上顯著體現。
本輪生豬行業景氣周期與以往有何異同?板塊估值提升表現又為何弱于以往?生豬養殖個股是否還具備投資價值?帶著相關問題,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近日與牧原股份高管團隊進行了交流。
養豬行業呈現新特征
經歷了長達一年多的周期低谷,今年3月份以來,生豬養殖行業進入了新一輪價格上行周期,生豬出欄均價從13元/公斤左右一度達到20元/公斤上方,行業盈利水平也再現階段高點。
據已披露的三季報,期內以牧原股份、溫氏股份(300498)為代表的上市豬企近乎全部扭虧為盈。其中牧原股份前三季度凈利潤達到104.81億元,溫氏股份達64.08億元,新希望(000876)、天康生物(002100)也分別實現凈利潤1.53億元、5.66億元。僅第三季度,牧原股份凈利潤就達到96.52億元,溫氏股份單季凈利潤也達到50.81億元。
對于今年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牧原股份董秘秦軍認為主要得益于生豬價格的上漲,同時公司降本工作也取得了不錯成績。
據透露,10月份牧原股份每公斤商品豬的養殖成本為13.3元/公斤,而在今年初,該公司成本尚處于15元/公斤上方。按照10月份公司17.17元/公斤的銷售均價,當前商品豬頭均利潤超過400元。
經歷了上一輪周期低谷,生豬養殖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雖然今年豬周期底部回暖,但行業并未出現產能大規模擴增的景象,中小散戶退出自繁自養的比例有所擴大。
“今年養殖行業的從業者比以往更加理智。大家只要在養殖環節取得一定的盈利,就會找到一個合適的價格把豬賣掉,不會再去賭長周期的利潤。”牧原股份首席財務官高曈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稱,過去生豬養殖行業內有一批人做自繁自養,有一批人專養母豬,也有一批人專門養殖商品豬,但現在這種分工被打破了。現在已經完全無法去量化或定義從業者究竟是屬于哪一個養殖階段,因為大家有可能是從110公斤開始養,也有可能是從30公斤開始養。大家開始基于對后市價格的理性判斷而做出一些經營行為,而正是這樣的多樣化選擇,也讓今年的豬價相對過去兩年變得更加平穩。
高曈認為,這一行業新特征是在過去市場波動下出現的,且這種趨勢在明年也會延續。對于牧原股份而言,公司在行業新特征下也存在一些新的業務機會。
“尤其在北方,受疫病影響,很多從業者會認為養母豬是一件風險極高的事情,而育肥風險相對較低。我們也在持續和這樣的一些養殖場達成合作,已經做了明年的養殖采購規劃?!备邥臃Q,作為上游的母豬場,牧原股份用安全體系保障母豬和仔豬的正常生產運營,也讓育肥從業者作為母豬廠的下游廠,來接力飼養公司母豬廠出產的仔豬或更大些的保育豬,這樣雙方都可以獲得更加穩定、有保障的經營模式,產業鏈成本也會進一步降低。
板塊投資邏輯或生變
作為傳統周期行業板塊,生豬養殖個股的股價走勢,往往伴隨市場對周期高低變化的預期和對相關企業盈利水平的預測上下波動。
在上一輪景氣周期期間,生豬養殖個股股價曾整體大幅上行,牧原股份的市值也曾在彼時達到過4000億元的高位。
不過今年,雖然生豬養殖行業周期確定性回暖已持續超半年,行業盈利能力也有顯著增強,但養豬個股股價并未呈現明顯上行。年初至今,申萬生豬養殖板塊十只個股中有六只股價呈現下行走勢,三家年內漲幅未超過10%。
“從業績上看,生豬養殖板塊已經過了最壞的時候,并且出現回暖,但由于投資者風險偏好較低,對市場變化反應不敏感,相關公司股價目前還表現較弱。”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股價波動更多反映了市場對公司未來的預期。目前投資者依然擔心生豬養殖行業在三季度業績回升后出現沖高回落。如果今年四季度甚至明年一季度豬肉價格持續上漲,加上相關公司業績繼續走強,個股或呈現較好表現。
不過也有行業人士認為,生豬養殖行業經歷了此前幾輪周期波動,產能集中度已達到一定水平,發展模式也正從粗放式的產能擴張,向提高養殖成績轉變。在此背景下,養殖板塊個股的投資邏輯,也已從對傳統周期性行業的趨勢判斷,向追求長期投資價值方向轉變。
“從上市至2021年前后,公司處于產能快速擴張階段,股價也實現了階段性大漲,但那時,由于資本開支需要,公司分紅是按照20%左右的水平進行。2021年后,公司從原來的快速發展期進入到穩定發展期,每年用于資本開支的資金需求也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為確保公司股東長期投資回報,現金分紅也就自然而然成為我們的選擇。”秦軍表示。
基于三季度的高盈利,牧原股份近日披露了上市以來首次年內特別分紅計劃,前三季度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8.31元,分紅總額45億元(含稅),占公司2024年1月至9月凈利潤的40.06%。
同時,該公司修訂了未來三年(2024-2026年度)股東分紅回報規劃,將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由不少于當年實現的可供分配利潤的20%調整至40%。
在分析牧原股份此時修訂股東回報規劃并實施特別分紅的背景時,秦軍表示,公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后,長期股東回報希望做到穩定、可預期、可持續,同時與公司的發展階段相適應。他認為,無論是產能數量的增加,還是生產效率的提升,最終都將體現在盈利水平上。因此公司后續的產能增長空間,將主要集中在公司管理水平帶來的生產效率提高,比如降低死亡率、提高日增重等。
申萬宏源最新研報也提及,隨著牧原股份未來高質量發展階段中資本開支的減少和現金流質量的提升,股東回報將被顯著重視,高分紅凸顯公司長期價值。
壓減成本提升盈利持續性
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在我國出現以來,一直是影響生豬養殖成本的重要變量之一。而防疫水平的高低,也逐步成為衡量企業成本把控能力的標準。
“因為天氣和周邊養殖密度的原因,去年公司在河南和周邊省份面臨了一定的疫情防控壓力。今年在養殖廠周邊可以明顯感受到,壓力已經弱于去年。此外,今年公司在疫病防治方面也做了很多創新?!闭劶敖衲瓿杀就跐摰囊豁椫匾e措,牧原股份養殖生產首席運營官李彥朋表示,過去公司在生物安全防控和潛在非瘟防控處理方面的把控不是非常充分。但今年,通過機制創新,公司打造了數百人的托管團隊,隨時針對有疫情隱患的廠區駐場處理,能夠快速把疫病控制在發生初期。
基于目前已經達到的13.3元/公斤的養殖成本,李彥朋也表示了對全年降本成果的信心。
他提及,目前公司優秀生產線已能將成本降到12元/公斤以下,但同時,部分廠區成本仍在15元/公斤上方。對比國內外優秀養殖者,牧原的養殖成本還有差距,未來降本空間依然很大。
除推進養殖成本壓減外,牧原股份近年來虧損的屠宰板塊也迎來業績修復預期。
據牧原股份屠宰事業部總裁秦牧原介紹,此前公司屠宰業務虧損的最直接原因是產能利用率不足,客戶服務能力有待提升。不過隨著公司近年來市場拓展持續加強,加之智能化生產設備助力,今年公司屠宰虧損大幅降低。隨著11月、12月份消費旺季臨近,下游需求提升,屠宰業務有可能在四季度整體實現扭虧為盈。
對于市場普遍關心的生豬行業今年旺季價格走勢問題,高曈也回應,基于對農業農村部公布的能繁母豬存欄等相關數據的推導,公司對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的豬價持謹慎樂觀態度,也和目前行業企業及相關專家觀點整體一致。
他也提及,當前能繁母豬存欄較今年上半年低點已有一定恢復,加之每一年能繁母豬生產效率都在增加,明年生豬市場供應是否存在壓力仍有待觀察。公司也沒有在近期大幅增加或減少存欄的計劃。
對于生豬市場預期,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王亞男表示,從監測數據看,今年生豬產能處于低位上漲的陸續恢復階段。到了四季度,市場生豬供應量比較充足,對豬價形成利空。此外,養殖集團為了完成年度出欄計劃,11月份整體的出欄節奏也會相對較快。因此預計四季度生豬價格將呈現震蕩下行走勢。
不過她也稱,由于當前養殖成本較低,二次育肥補欄可能仍存,一定程度上將減少豬價下滑幅度,養殖端盈利依然可觀。
聲明:河南畜牧獸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果轉載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權,或者轉載出處出現錯誤,請及時聯系文章編輯進行修正(電話: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獸醫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